運動

遊說香港政府

我們在2010年發起的「明信片攻勢」,雖然未能成功遊說香港特區政府,卻在美國各州掀起一連串反響:夏威夷、關島、俄勒岡和華盛頓都先後通過法案,禁止買賣和管有魚翅。

而在亞洲以外最大的魚翅貿易中心 ─ 加州,極具爭議的AB376議案已經獲得通過,並提交州長布朗簽署落實。最近,不少加拿大地區也紛紛響應這股護鯊趨勢,全世界的注意力又轉回香港。所以2011年,香港護鯊會採取了更積極的行動。

在施政報告公眾諮詢中正式提請

首先,我們在2011-2012行政長官施政報告的公眾諮詢階段正式提請,要求特區政府重新審視本港魚翅貿易的規管。

遊說個別議員

及後,我們把建議書轉發給幾位早前已表態支持鯊魚保育的議員,並要求會面 ─ 在2011年9月20日,我們首先會見了立法局議員余若薇。我們希望藉此得到“行內人”的提點,以更有效的方法向政府施壓,同時也遊說他們在立法局內反映我們的意見。

聯署行動

最後,在一眾非政府護鯊組織:BLOOM、國際人道協會(HSI)、護鯊行動(香港)、Shark Rescue、及香港愛護動物協會等等的支持下,香港護鯊會發起了一個以香港政府為目標的網上聯署行動。請馬上參與聯署,並將訊息轉告親友!聯署的力量,全賴你們的支持!

2010年「明信片攻勢」

2010年,香港護鯊會發起了名為「明信片攻勢」的活動,促請環境局局長邱騰華先生「向魚翅說不!」,並懇請香港政府在宴會上停止食用魚翅。

是次活動由多個香港環保團體共同發起,包括香港護鯊會、BLOOM、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、人鯊誌(Man and Shark)、環保觸覺、Shark Rescue、Oceanic Love及香港可持續發展委員會,並得到公民黨的余若薇議員支持(記者會的相片請按下面連結)。儘管如此,香港政府仍一再迴避問題,以為《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》(CITES)對3種鯊魚品種作出管制便已足夠。但事實是,公約上的名單已經過時,多個鯊魚品種正面臨絕種威脅;另一方面,公約的約束力也成疑。